总会新闻

成就川商 繁荣家乡

是时候停止对四川的“偏见”了!
2023-09-28 19:19:27

点击关注,记得“星标”哦。

在这里看见川商


写在前面的话

Preface

前不久,一篇名为《成都,遍地销售岗》的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文中说成都有AB两面,一面是理想生活的应许之地,它的生活节奏闲适安逸;一面则是成都已正式晋升为“卷都”,是全国销售、客服岗位需求最为旺盛的城市。孙悟空来了,也得先在成都打上五百个电话才能走,意指成都对人才吸附力主要集中在服务业。成都,代表了外界对四川的认知缩影。


然而,作为立足于四川,陪伴四川及川商企业成长发展的民间组织,近年来我们所看到、走过、感受到的四川及四川企业却有所不同,它有A面生活文化的安逸,有B面市场竞争的内卷,还有很多人不曾察觉的C面——科技创新的活力。


10月11-13日,由川商总会、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2023(第四届)未来大会系列活动将在成都举办。期间,将重磅揭晓“2023未来之星TOP20榜单”。距离大会举行倒计时15天之际,我们想要分享我们看到的“C面”四川,这其实也是创办“未来大会”“未来之星TOP20榜单”两大IP的深层原因。






本文5000字,阅读约需12分钟。

看完你会解锁四川的“硬核”C面~



这些年,四川的安逸,被过于放大了。

四川人自带对麻将的血脉觉醒,飞机飞到四川上空都听得到麻将声……


四川人的生物钟是下班吃火锅儿,周末看花花喝酒酒……


四川的上班时间永远有很多人逛街!这个谜题至今未解……


火锅、川菜、大熊猫、盖碗茶、龙门阵、蜀锦、多样性风景……是“少不入蜀,老不出川”的佐证。


四川,是一个千百年来,都自带光环的安逸宝地。


这些年,四川的内卷,被过于妖魔化了。

过去五年,四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77家。


成都人口,在过去10年年均增长50余万,成为全国四个常驻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之一。


随着人口的不断涌入、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成都的就业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卷。


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2022年的“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无论是职位发布量还是投递人数,成都与杭州、苏州一起稳居前三,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


这些年,四川的科创,被有些“小觑”了。

一个地域的气质,往往与这个地域的企业有强烈关系。


A面——安逸的四川,联想到的是新希望、五粮液、蓝剑豆奶、小龙坎、大龙燚、书亦烧仙草、茶百道等吃喝玩乐大消费企业。


B面——内卷的四川,联想到的是英特尔、大众、沃尔玛、三菱、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巨头,宁德时代、吉利控股、京东方、比亚迪等国内知名企业。


C面——科创的四川,你联想到什么?


是时候,停止对四川的偏见了。




《成都,遍地销售岗》一文,用一个岗位定义一个地域的人才需求,这说法多少有些片面和博噱头了。


近年来,四川一直在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引导支持力度。对比五年来的一组数据:


数据来源: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今年2月23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推进新时代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设新闻发布会”,四川将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继续支持高校加快培养、引进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实施院士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大对海外留学人才的引进和服务力度,筑牢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


科技人才逐梦四川的势头,已经在企业层面有所呈现。根据“未来之星TOP20榜单”三年来上千家报名企业的数据情况,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类型的“高精尖”科技人才正在选择创业四川、择业四川:




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傅彦,联合专家教授创立“数之联”科技公司,已成为打破国内市场工业AI质检外企垄断的大数据龙头企业。



中科院博士、国家多项重点课题负责人施春燕,深耕超精密先进光学十余年,钻研离子束抛光设备与技术,在四川创建“至臻光电”公司,提供加工设备和光学系统研发、中高精度光学元件生产等业务。



原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主任蔡继鸣联合行业专家,创立纽瑞特医疗,积极推动Y-90放射性核素的国产化、填补国内空白的企业。



长期从事光电探测告警系统、光电制导系统研发的浩孚科技董事长曾钦勇同样从技术身份转型创业,带领团队研发出首台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眼睛”--TS80多光谱共孔径光电瞄准吊舱工程样机。



沃飞长空总裁兼首席科学家郭亮,长期从事各类无人机系统的研制,现带领沃飞长空自主研发5-6座级倾转动力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汽车AE200。




海创药业董事长陈元伟,瑞士洛桑大学化学博士,曾任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归国来川创立“海创药业”,成为致力专注于癌症和代谢性疾病的全球化创新药物企业。



成都中建材总经理潘锦功,有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的研究经历,带着创新材料理论回国创业,在四川成都建成了世界第一条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智能化生产线。



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80后”董元旦,归国后选择在四川创业,成立“频岢”微电子,目前是国内第一家在SAW(声表面波滤波器)、Fbar(薄膜腔声谐振滤波器)、LTCC(低温陶瓷共烧滤波器)以及射频天线领域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和自研芯片设计工具的射频芯片设计公司。



清华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毕业的陈诚,在四川创办“宜泊科技”,致力于“互联网+智慧停车”—e泊智慧云停车管理系统的研发。




迅翼卫通董事长李庆安,先后在中海油、香港亚洲卫星、休斯中国等从事管理工作,凭借积累的丰富经验创立迅翼卫通,已与全球著名卫星运营商、星座运营商、卫星系统设备商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



圭目机器人董事长桂仲成,曾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服务机器人产品线总监;曾在东方电气创建智能装备与控制技术研究所。在四川转型创业成立的“圭目机器人”,是全球首家提供道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陆、空、水下机器人立体检修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一大批高科技创新人才领衔的创业团队,在拉高四川企业的科技人才含量。


据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观察,未来之星参选企业中,相当比例的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了50%。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四川的科创基因已有2000多年。


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依靠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驯服了狂野的岷江,成都平原摆脱旱涝灾害,成为膏腴富饶的“天府之国”。


四川古人的“黑科技”还体现在方方面面:发明了深钻井技术,实现采盐制盐技艺;巴蜀地区是唐宋时代最早的造纸中心,巴中人张思训制造了著名的太平浑天仪,是世界上使用水银于机械仪表的始祖……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地商人卓氏就地取材开山采矿冶铁,商人程郑由从太行山迁徙入蜀,经营冶铁,铁器制品产销西南地区;巴郡寡妇继承先祖朱砂矿,操持家业传几代人。采矿、冶铁,放在彼时都是让人刮目相看的科技制造业。


创新,就像柏拉图所说的山洞,火光的倒影是人们精神的图腾。


如今,四川科创氛围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并且形成了官方政策指导、科创氛围营造、民间机构共创的局面


自2017年以来,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连年跃升,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DATA

四川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量


DATA

截至2022年底,四川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668家,同比增长42.3%;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8693家,同比增长26.2%。今年1-8月,全省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589家。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省约1.7万余户科技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金额超过700亿元(数据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


现在的四川,科技创新基因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角落。一个个盛会背后,是四川科技势头发展正盛的有力佐证。


  • 成都大运会形成了《科技赋能大运行动方案》,在场馆建设、赛事保障、数字观赛等方面,实施共计170余项技术产品。


  • 9月份召开的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吸引了国内外知名企业聚集四川。


  • 即将到来的10月,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将在成都举行,成都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


来自商协会、服务机构的民间力量同样在积极助力科创,为四川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势能。



“未来大会”“未来之星TOP20榜单”就这样一批有共同价值观与愿景的组织机构共同打造的科创企业赋能平台。


2021年,川商总会、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发起,深圳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上海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北京证券交易所西南基地支持,上海银行、国金证券、博源资本、德勤中国、泰和泰律师事务所、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发起首届“未来之星TOP20榜单”,希望通过公益性目标、陪伴式赋能,打造一个指引川商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的目标和灯塔,一个持续服务、赋能和陪伴企业成长的全新价值服务生态,让一大批优秀川商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被大众所熟知、被资本所青睐,去影响、服务、带动更多科技型企业、新经济企业锻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穿越周期、逆势生长。


  • 2020年,首届未来大会独立举行。

  • 2021年,首届“未来之星TOP20榜单”正式发布。


前者,是四川科技企业的民间交流平台;

后者,是四川科技企业的选塑平台。


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四川科技企业的交流场景更多、产业链接更紧密、信息触达更通畅,发现科创、重视科创、赋能科创的向好势头持续巩固。


Impetus/ 成势?何以见得

三年来,未来之星已搭建起遍布全省21个市州。

1000+科创企业的朋友圈,吸引超过3000位政府、产业、创投嘉宾关注。

举办产业融通会20场,项目路演6场,对接融资总额超过70亿元。

培育上市企业2家、过会企业3家、辅导期企业18家,后备上市培育名单100余家


2021、20222未来之星TOP20榜单


10月12日即将举行的2023未来大会,将同步发布“2023未来之星TOP20榜单”,新一批最具价值投资的四川科技企业即将亮相,他们将成为四川科技企业向上发展的指引与风向标。




人来,成势,成事。


不可否认的是,在高知人才聚拢的大势下,在四川科创氛围的营造下,四川科技企业正在崛起。



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四川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全线发力,加速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在细分领域中,芯片半导体、数据流通、人机协同、基因测序、光电科技等新兴细分赛道不断涌现。


今年7月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四川如何落实部署?除了政府发力\统筹支持以外,万千四川科技企业们在用实力积极响应。


他们在细分领域、产业链支撑、关键零部件等方方面面,与时间赛跑,向未知探索、向边界突破,建立起一个个“国内第一”与“世界前沿”,重塑外界对四川及中国科技企业的认知,成为这个时代代表四川、代表川商的科创新名片。


科创企业大多分布于制造业 ,产业领域较细分,且以To G / To B客户为主。同时科创企业的重点往往在技术研发,对品牌建设投入较小,因而在大众层面的知晓度都较弱。如果不是这几年开展“未来之星TOP20榜单”选塑,我们很难有机会了解到,原来四川科创企业已经在各自专业细分领域占领了一个个高地


攻坚多项“卡脖子”技术


  • 齐碳科技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个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原理样机、工程样机、产品样机并推出产品。

  • 思灵机器人自主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操作系统。

  • 新朝阳开发出全球首个应用级植物信号分子调控技术-COR冠菌素、天然产物植物内源调控技术-14-羟天然芸苔素甾醇和新型生物刺激素-SF花粉多糖等多项生物技术的企业。

  • 成都泰美克自主创新研发出适用于压电石英QMEMS加工工艺,填补了国内高端石英晶片加工技术空白。

  • 劳恩普斯致力于解决我国页岩油气开采“卡脖子”技术,研制出一种添加剂在线配液的一体化可变粘压裂液体系,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 美富特环保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微滤(MF)全系列特种膜产品。


在“2023未来之星TOP20榜单”的332家报名企业中,我们又看到:


科创力还在继续


  • 他们专注于解决我国高性能铝电极箔“卡脖子”问题。

  • 他们打破了萃取色谱树脂国外产品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

  • 他们研发的“数字化牙科雕铣机”实现川内唯一,国产替代进口。

  • 他们率先开发出国内首个“微流控 POCT 全场景解决方案”。

  • 他们推出国内首个自主可控一体化智能工业基础软件开发平台。

  • 他们是国内首家通过 EC 质量认证的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厂家。

  • 他们是半导体零部件智能制造企业,为国家半导体产业必须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做出贡献。

  • 他们是专注于粉末冶金新材料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他们在高端液压元件再制造及液压系统集成,大功率变速箱开发与制造领域处于国内前列。

    ......


距离最后放榜还有15天,究竟哪些能上榜TOP20,还要打上一个问号。但能确定的是,新一批上榜企业必将成为四川科创企业的风向标,给予后来者以激励,共同壮大川商创新力量。




知乎上有个高票提问:为什么感觉四川人很散漫和乐观?


或许,“散漫”也是对四川人的一种片面印象与偏见。他们只是形散而神不散。


当北部的秦岭、大巴山脉拦截南下的强冷空气后,造就成都四季温润,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人有什么理由不持有乐观的人生态度?


但是1000多年前,川商的前辈们,要跨越蜀道天险,方能与外通商时,他们仍能逆向而行,跨越群山环绕,开辟茶马古道、丝绸之路,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勇气,是川商的“精气神”,也是蜀地的韧劲。


有一种精神,叫做“川人从不负国”。


当家国有需要时,四川人是能站得出来,也站得住站得稳的。


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四川科技企业的崛起,正是新时代主动请缨、挺身而出,响应和服务国家战略的精神与勇气。


他们用科技创新,担负起突破封锁、自主研发的使命,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扎起,雄起!


所以,是时候停止对四川的偏见了。


一个地域的底色并非一成不变,下一次当谈起天府之国时。


希望我们能联想到的词语除了安逸的生活,还有创新的科技。


监制 | 唐俊
审核 | 赵波

责编 | 白雪 王泓予


10月12日

2023未来大会将在成都举行

活动报名最后一天

请扫码提交信息哦

报名渠道仅开放至9月28日24:00

收到审核通过信息后即可参会

备注:请在【您来自】选项中勾选☑️【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