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的川商
成就川商 繁荣家乡
4月9日下午,一场热烈的问答会在成都市高新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中心4楼会议室进行,来自高新区的3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40余人,认真听取川商总会的介绍交流。川商总会党委专职副书记、执行秘书长唐俊,用1个半小时的时间,围绕“打造价值共同体:构建会员单位高质量发展服务生态”主题,紧贴“成就川商、繁荣家乡”价值使命,立足“融聚创新”年度发展要义,深度解读了川商总会的发展逻辑、服务模式、运行机制和创新路径,在追溯川商总会的十年成长历史中,积极探寻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规律,伴随经济社会迭代浪潮创新服务理念、方式和手段,更加有力地服务会员川商、党委政府和家乡社会。
在交流环节,唐俊解释了商会运行的内在逻辑。他讲:商会因政治而建,务必构建价值引领“生态核”,形成爱党爱国共同体;商会因血缘而聚,务必构建共享机遇“生态圈”,形成携手奋斗共同体;商会因服务而兴,务必构建政商互动“生态环”,形成亲清关系共同体;商会因信誉而立,务必构建品牌塑造“生态库”,形成名片擦亮共同体;商会因经济而生,务必构建赋能助力“生态链”,形成产业融通共同体;商会因资源而强,务必构建开放合作“生态群”,形成共赢互利共同体;商会因人才而进,务必构建事业发展“生态岛”,形成职业前行共同体。在长达十年的探索实践中,川商总会也凝炼了5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坚决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必须坚持融入大局,找准历史定位稳中求进;必须坚持创新发展,锚定价值服务构建平台;必须坚持开放包容,携手奋进汇聚磅礴合力;必须坚持变革迭代,构建一专多能职业团队。
针对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大家在讨论环节中讲出了自身发展的疑虑和遇到的难题。聚焦如何实现“大手拉小手”产业融通?怎样保持协会收费合理“补血”发展?如何帮助会员解决期盼难题等,唐俊结合形势任务和商会历程,一一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既讲具体案例,又说探索方向,引领大家共同研究、一起实践。川商总会党委办公室主任薛巨实专题解答了商协会党建引领发展的科学方法、有效途径和服务实践,讲解了坚持脱虚向实抓党建的主要做法,阐释了“党旗下的川商”党建品牌体系构成、运行、发展和内涵,表达了联合发展、共同进步的意愿。
长期以来,作为创新型、开放型、包容型现代商会,川商总会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倡导“打开大门”搞建设抓发展,加强与社会各界交流交往,与各类社会组织互学共进,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发展共赢。
书记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