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新闻

成就川商 繁荣家乡

未来之星·2025“星探”考察进行时 | 走进天科航空
2025-07-04 22:22:42

点击关注,记得“星标”哦。

在这里看见川商


未来之星·2025探星川商

“未来之星”是由川商总会、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沪、深、北交易所在川基地及上海银行、国金证券、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博源资本、新网银行、德勤中国、每日经济新闻等机构共同发起,四川首个以“发现—汇聚—陪伴—成就”为核心理念的科创企业成长生态平台。立足国家科技强国战略,聚焦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通过倡导新时代科技创新和奋斗精神,持续挖掘、陪伴、培育一批有高成长性、硬科技属性的川商科技创新型企业。2021年以来,“未来之星”四年来累计吸引超1000家企业参与,培育出2家上市企业、18家上市辅导企业,进入重点培育库的企业实现融资超80亿元,平均估值增长2倍。


2025年,川商总会、川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紧扣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进一步升级“未来之星”平台功能和活动体系,于3月启动了“未来之星·2025探星川商”计划。


“星探”考察进行时

7月3日,川商总会“未来之星·2025探星”专家团走进成都天科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科航空)。天科航空总经理刘垚热情接待专家团一行,并以企业发展脉络为轴深入介绍,展现了天科航空二十余年来专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的奋进历程。


自2002年扎根成都,天科航空便将使命镌刻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的星辰大海之中。刘垚在座谈会上向专家团分享了企业初心:“天科航空的信念,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为国家打造可靠、精密的航空航天‘关节’。二十多年来,我们心无旁骛,只求在这方寸之间磨出真功夫。”凭借这份追求,企业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航国际首批联盟成员,更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军民融合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天科航空高度专注于攻克特种材料零部件的加工难题,在薄壁件、异形结构件等关乎性能与安全的关键领域,积淀了独到的工艺理解和技术诀窍。“精密制造,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它考验的不仅是设备,更是对材料‘脾性’的深刻把握、对工艺路径的精雕细琢和对质量毫厘不差的坚持,”刘垚介绍道。正是这份执着,支撑起一支以专业技术骨干为核心的团队,在无声处做大国重器的“隐形翅膀”。


作为国家航空航天与国防事业的重要伙伴,天科航空始终将可靠性与保密性视为生命线。公司严格遵循最高标准,构建了完善的质量与保密管理体系,持有行业核心准入资质,确保每一次交付都经得起最严苛的检验。这份严谨与担当,赢得了国内顶尖航空航天及军工科研生产单位长期的信任与合作。公司还积极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本土高校以及国家级科研力量携手,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桥梁,共同探索前沿工艺难题,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落地开花。   


专家团在深入了解天科航空的战略定位、核心能力与社会担当后,结合行业趋势与企业实际进行了深度点评。大家一致认可天科航空稳健的经营底盘、深厚的技术积淀以及在军工领域构建的可靠交付能力,尤其肯定其在区域产业生态支撑下形成的精密制造核心优势。


着眼长远发展,专家团建议企业在巩固航空航天精密加工“看家本领”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战略纵深,积极探索技术能力向商业航天、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的价值延伸;通过拓展多元产品线与客户群,降低单一领域依赖,增强发展韧性与市场张力;同步强化民用领域品牌塑造与影响力提升,推动“军工品质”在更广阔市场实现创新突破。


企业简介

成都天科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营航空、航天零组件的机械加工及服务,是一家基于智能制造系统的航空航天精密加工企业。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中国制造2025》以及军民融合产业之一,也是中航国际首批19家联盟企业之一。公司通过了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二级保密资质,同时取得了《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还具备进入国际航空航天制造业的AS9100D认证证书。公司与兵器、航空、航天、核工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保障部等下属的研究所和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质量和交货周期已深得各合作企业的信任。


扫码联系:科创企业服务中心邓珺译 

扫码了解更多

“未来之星”



监制 | 唐俊
审核 | 赵波

责编 | 苏艺婷 王泓予

供稿 | 杨旭 贺玉丹